淄博 · 稷下学宫
淄博 · 稷下学宫
淄博 · 稷下学宫

地理位置: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

项目客户:青岛大学文化旅游高等研究院

项目规模:60公顷

服务范围:总体创意及概念性规划设计

                (重点建筑、公共景观、公共艺术)

山东在世界文明进程中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文化资源,一个是与西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先知齐名的孔子;另一个则是与柏拉图学园处于同一时代且与之齐名的稷下学宫,分别被誉为东西方最古老大学,二者屹立在东西方文明的高峰,遥相呼应。

在山东,齐鲁文化双峰并峙发展。两千余年,以孔子和诸子百家为核心形成了齐鲁文化 “圣地”的文化气象,成为中国人向往的精神家园。淄博是齐国故都,是齐文化发祥地,顺应山东省政府建设”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的要求,以稷下学宫齐文化主题城市综合体为核心,为齐文化传承与活化提供样板和示范,推动齐鲁文化双峰并峙文化传奇在当代传承发展,提升齐鲁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影响力。


本项目选址位于临淄区牛山路以东、太公湖以北,整体坐落于正在建设的齐古城景区内,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350亩,新建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约50亿元。以辐射齐地的齐长城和淄水两线为纬,以连接稷山、齐故城“两面”的轴线(带)为经,以稷下学宫为中心的五个聚落(太公祠、天齐渊、管仲墓、齐文化博物馆)为点,构建稷下学宫为中心,引领淄博,辐射齐地的齐文化大格局。


我们将稷下学宫大学精神,齐国故都工商市井底蕴,黄老哲学齐国风情三者与城市发展相融合、形成齐文化为主题体现齐韵的特色城市综合体。建设一个以会议会展产业为基础,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延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产业体系的复合型的“会议经济”产业集群,最终打造成为城市、社区、产业、旅游、文化、生态的复合功能以城市发展为载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使其成为临淄齐文化全域旅游的标志性“景区”,辐射带动整个齐文化旅游圈,并承担区域性游客集散中心功能。项目建筑设计以稷下学宫文化及齐文化精神为指导,融合齐文化850年历史、诸子百家学术盛况、齐国繁荣的工商文化,用现代建筑手法,依据齐国当时的砖瓦材料及建筑美学,结合齐文化和当代中国的独特创造。在景观设计上结合当地的生态自然环境、以黄老哲学的自然生态理念,依据历史文化记忆,创新转化,形成黄老齐风、田园生态、工商市井市井景观生态、稷下学宫园林生态,打造具有齐文化特色景观系统。在公共艺术上也通过现代艺术手法,将稷下学宫及齐文化精神进行创意转化,依据文化内容再创造,依据历史依据的活化创新,让游客在互动体验中亲历稷下学宫文化及齐文化的洗礼。

 

根据基地特征及规划构想,形成“三大圈层”规划结构体系,海岱背景“黄老齐风”、故都格局“工商市井”、主体项目“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稷下学宫论坛会址

稷下学宫论坛会址,第一展示850年齐国历史文化,通过艺术展示850年齐国君王与学者学术交流的场景;第二展示稷下学宫诸子百家学术盛况,着重展现诸子百家伟大的学术成就;第三展示在齐国当时工商市井的繁荣,着重展示商业文明和商业繁荣场景

稷下学宫论坛会址定位为会议中心,集组团式、功能式、公园式,保密功能、安保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并设置足够容量的会议中心。主体建筑为“三堂一廊一厅”一体化集成。以小见宏大,以绝见惊奇,以艺术见文化,以工巧见震撼。

突出五大复合功能之“尽善尽美”:

“大师讲堂”明徳,作为未来的文化讲堂,创建培育学术大师的摇篮,发展人才的文化沃土;

“大学会堂”新民作为世界大学会议举办中心,探索未来世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方向;

“齐风艺廊”尽美展现齐国艺术风采,展现流芳千载的齐国艺术风尚;

“韶乐大厅”尽善展现齐国礼乐,重现齐国经典乐章,续写礼乐文明;

“黄老殿堂”传奇传承黄老哲学,感受黄老之学智慧。

建筑内将雕塑、壁画、浮雕、光影、装置艺术与会议中心主体建筑的内外空间、地面穹顶、环境景观相融合,建筑内上下两层环廊为艺术环廊和休憩环街,一边作为艺术画廊,即齐风艺术展览馆功能,环廊另一边是餐饮、书店、礼品店、咖啡店等功能。以黄老之学的“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为设计思想,建筑分为两大部分:基台和穹顶。延用老子《道德经》中“九层九台垒土”以逐级叠加错层的手法缓慢向上升腾,营造脚踏实地积极向上的空间氛围;穹顶与基台鲜明对比,与天空遥相呼应,构建人们站在星空下思索感悟的空间环境。


前期由政府引导、培育,具体建议是由淄博市政府向省政府报告建议举办“稷下学宫世界大学论坛”方案。首届世界大学论坛拟建议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主办,淄博市政府、山东省教育厅、中国教育学会创“双一流”分会承办,确定临淄“稷下学宫会议中心”作为“世界大学论坛”的永久会址,并发布中国高校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和创“双一流”大学进展动态综合指数。由临淄区政府和青岛大学文化旅游高等研究院承担论坛具体服务。

 

稷下学宫——诸子百家学园

诸子百家学园是稷下学宫重要组成部分,以齐国稷下学宫百家争鸣时期开学、包容精神为文化主题,取“五学”中瞽宗、上痒、成均、东序“四学”的布局理念,形成七十六上大夫第(大小不一的宅院)的组团聚落,通过设置学者书斋、学派客厅、学术讲堂、学生会所、学习社区、学人宾馆等功能设施,构建稷下学宫会议中心的会议配套及淄博产业创新升级示范基地。


故都格局——工商市井(故都)

以齐国工商市井文化为主题,以齐国古代街巷为空间肌理,由文化创意、文化活动、特色餐饮、旅游零售、主题民宿等业态活化再现古代齐国攘来熙往的繁华市井街巷。


海岱背景——黄老齐风(齐风)

以海岱背景为地理形态,黄老齐风为文化主题,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与提升,融入文化公共艺术,打造一个文化艺术景观田园带,作为市民游客文化休闲公共空间。


稷下学宫齐文化主题城市综合体将成为淄博新历史文化地标,淄博大文化旅游目的地龙头,同时在产业上成为淄博工业陶瓷、日用陶瓷向艺术陶瓷升级转型的示范基地。本案将成为山东省文化旅游新示范、新标杆,对推动山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让稷下学宫大学精神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供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根基,推动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强化国际大学之间的文化交流,提升稷下学宫的国际影响力,增强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力。

淄博 · 稷下学宫
淄博 · 稷下学宫
淄博 · 稷下学宫
淄博 · 稷下学宫
淄博 · 稷下学宫
淄博 · 稷下学宫
淄博 · 稷下学宫
淄博 · 稷下学宫